“小黃瑤”的扮演者,正是杭州市西溪中學初一年級學生單欣童。
校園里的她,是風一般的女孩,常常在運動場上“狂飆”,有著超強的運動能力。
她是學?;@球隊的主力,被稱為“真人版赤木晴子”,代表學校獲得了2022年杭州市區中學生籃球比賽初中女子組第二名,還是長跑健將,去年校運會,獲得初一年級女子800米、1500米第一名。
拍攝《狂飆》是在2021年底,單欣童六年級時。當時,劇組挑中了她飾演“黃瑤”的少年時期。
在廣東臺山拍攝時,單欣童和幾大主演都有對手戲,和飾演劇中爸爸“老默”的對手戲最多。
她對飾演“老默”的馮兵印象很深。“拍攝前,馮老師會給我分析場景,教我怎么表現更好,會細到一個表情、走位如何呈現。”飾演高啟強的張頌文,也會主動指導單欣童。
“飾演安欣的張譯老師,很暖心。”單媽媽說,有一場戲,欣童趕到現場時,沒來得及吃中飯,又因為站位比較久,直接暈倒了,“張譯老師迅速沖上去,扶她坐下,給她吃了糖,幫忙照顧,還很細心詢問、安慰她。張老師和工作人員溝通了拍攝場次,讓欣童趕緊回去休息,好好睡一覺。我們都很感動,有‘安欣’在的現場,真的很‘安心’。”
她說,自己沒有專門學過表演,但就是在一個個劇組里,跟著優秀演員,不僅學到了演戲,也學到了如何為人處世。
相關新聞
好的演員善于從安靜平凡中汲取力量
好的演員,可以不必頻繁露臉綜藝維持熱度營銷人設,而安靜地在閱讀與生活中獲取力量,通過不斷學習修煉內在,無時無刻都在為感受人物、錘煉表演汲取養分。“往前看是歷史洪流,篩選出不過幾個名字,抬頭看是宇宙深處的黑暗森林法則,那幾個名字也會被抹去。”這是唐小龍的扮演者林家川看過《明史》與《三體》過后,留下的感慨。他用這種閱讀體驗的“失重”,類比當下《狂飆》熱播后,自己初嘗的“走紅”滋味——“喜悅與惶恐交戰,我很高興大家能看到我,但我也知道,對于一個普通演員來說,這種喜歡猶如潮水,洶涌而來,又會穿指縫而走。”網友們感慨著他不錯的文筆,沖淡平實卻無比動人——這不僅與他在《狂飆》中所塑造的黑社會爪牙唐小龍形象判若兩人;也讓觀眾感受到作為演員理當有的文化積累與閱歷沉淀。
隱去自我,成全角色。這些從龍套場記摸爬滾打而來的中青年演員在《狂飆》中“重見天日”,意味著很長一段時間里從行業到傳播層面的“被遮蔽”。與其說是他們在《狂飆》里實現了所謂“封神”“教科書式”“神仙打架”的演技,倒不如說是由于當下部分影視劇中被營銷、被粉絲尬吹強捧所謂“破碎感”“戲劇張力”的反襯。某種程度上,《狂飆》里那些讓觀眾一品再品的妝容服飾、臺詞道具、眼神微表情,樁樁件件都應是創作的本分,可在當下影視作品中角色扁平、臺詞空洞,劇情經不起推敲的亂象之下,卻成了“稀缺品”。就在不久前,有的“頂流”面對有關角色理解的采訪提問,竟組織不起一句完整的話,反而得到導演的褒獎與在場粉絲的歡呼力挺。如此反差,足以令不少從業者汗顏。
受限于形象、年齡、時運等各種原因,這些“黃金配角”中的很多人,或許終其一生無法成為主角、成為所謂“頂流”,但這并不妨礙觀眾用角色的名字記住他們,不妨礙堅守表演初心的同行與他們“惺惺相惜”。由衷期待,作為“開年第一爆”的《狂飆》,也能開啟一個屬于“好演員”的時代——讓大眾在未來更多的品質好劇里,與他們再度相逢。
?。?圖源網絡 中國小康網綜合錢江晚報、文匯報)